畢業(yè)論文統(tǒng)一用A4紙單面打印。畢業(yè)設計(論文)按統(tǒng)一標準裝訂:封面→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畢業(yè)設計(論文)評語→有關圖紙。頁面設置頁邊距上2.5cm,下2cm,左右各2cm,裝訂線0.5cm,裝訂線位置選擇左側。正文每頁均統(tǒng)一頁眉、頁腳,頁眉為:東北林業(yè)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字體設置為小5號宋體居中,頁眉以通檔橫線與正文間隔;頁腳為頁碼,頁碼格式為阿拉伯數(shù)字,字體設置為小5號新羅馬字體居中。
(一) 封面
封面包括:論文題目、學生、指導教師、學院、專業(yè)、工作完成年月。其中專業(yè)為設計(論文)作者主修專業(yè)的全稱。(具體格式見范文)
(二)、正文的題序層次、分段、行距和字體、字號
正文是論文的主要組成部分,題序層次是文章結構的框架。中文論文撰寫通用的題序層次大致有以下5種格式(實際使用中可能有些差異);
第一種 | 第二種 | 第三種 | 第四種 | 第五種 |
一、…… | 第一章…… | 第一章…… | 第一篇…… | 1.…… |
(一)…… | 一、…… | 第一節(jié)…… | 第一章…… | 1.1…… |
1.…… | (一)…… | 一、…… | 第一節(jié)…… | 1.1.1…… |
(1)…… | 1.…… | (一)…… | 一、…… | (1) |
1.…… | (一)…… | |||
1.…… |
格式是保證文章結構清晰、綱目分明的編輯手段,撰寫畢業(yè)論文可任選其中的一種格式,但所采用的格式必須符合本表規(guī)定并前后統(tǒng)一,不得混雜使用。格式除題序層次外,還應包括分段、行距、字體和字號等。論文標題居中放置,論文標題及第一層次題序距下文雙倍行距。其余各層次(節(jié)、條、款、項)一律沿版心左側邊線頂格安排。段落開始后縮兩個字,行與行之間、段落和層次標題以及各段落之間均為單倍行距。
題目層次不宜太多。不論幾級標題都不能單獨置于頁面的最后一行,即標題排版中不能出現(xiàn)孤行。正文的排版中各段也盡可能不出現(xiàn)孤行。
論文題目用小二號黑體字,標題不宜太長,一般不超過20字。
第一層次題序和標題用三號宋體字。題序和標題之間空兩個字,不加標點,下同。
第二層次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宋體字。
第三層次題序和標題用四號宋體字
第四層次題序和標題用小四號黑體字
正文層次一般不宜超過4級。論文正文內(nèi)容用小四號宋體字。
論文的中文和英文摘要、致謝、附錄等全部另起新頁,不編排頁碼。
(三)、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標題用四號宋體,正文用五號宋體。
引用是學術論文的重要寫作方法,“參考文獻”是論文中引用文獻出處的目錄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開或未公開發(fā)表文獻中的學術思想、觀點或研究方法、設計方案等,不論借鑒、評論、綜述,還是用作立論依據(jù)、學術發(fā)展基礎,都應編入?yún)⒖嘉墨I目錄表。直接引用的文字應直錄原文并用引號括起來。直接、間接引用都不應斷章取義。理工類引文出處用阿拉伯數(shù)字和方括號“[ ]”放在引文結束處最后一個字的右下側作為對參考文獻相應條目的呼應。
根據(jù)國際和國內(nèi)撰寫科技學術論文的通用慣例,參考文獻中,中外文獻混編,并編序號(不加括號);或者漢英參考文獻按引用先后順序分別集中,漢前英后統(tǒng)一編序。文獻條目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作者、標題和出版信息(出版地點、單位及年份)。出版信息內(nèi)各部分用逗號分開,引用文章標出在期刊、學報、會議錄或論文集等中所占篇幅的起止頁數(shù)。(各類文獻的引用具體見范文)
專著、報告包括序號、作者姓名(英文文獻遵守“名從主人”的原則,外籍作者姓名,例如英文作者姓名,按名前姓后的順序,名字可以使用縮寫;中文作者姓名使用漢語拼音按姓前名后的順序排列姓名,下同)、書名、譯者或編者名(英語文獻后面應加括號注明trans.或ed.)、版本(初版不寫)、出版地點、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連續(xù)出版物包括序號、作者姓名、文章題目、期刊名稱、年、卷(期)和起止頁。
會議錄包括序號、作者姓名、文題、編者、會議文集名、會名、開會時間、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和起止頁。
注:中文作者姓名只列3人,其間用“,”;多于3人,則其后加“等”。英文作者之間用“,”隔開,多于3人則其后加“etal.”;外文作者姓名應該名在前,姓在后,名用首字。
非正式發(fā)表的文獻一般不得引用(碩、博士論文可引用)。
參考文獻條目應該盡可能少而精。
英文文獻中,標題除第一個詞首母大寫外,其余為小寫;俄文文獻名第一個詞和專用名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其余為小寫;日文文獻,人名的漢字須用日文漢字,不得用中文漢字及其簡化漢字。
產(chǎn)品說明書、各類標準、專利及未公開發(fā)表的研究報告(不含著名的內(nèi)部報告如PB,AD報告等)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同一書籍(教科書、專著等)只能在參考文獻中列用一次。
注釋也是文章的重要寫作方法。注釋用于解釋和說明,通常有夾注、腳注(或呼應注、頁末注)和文末注三種。畢業(yè)論文建議采用夾注或頁末注。
(四)、其他要求
1、圖表
論文中的選圖及制圖力求精煉。適于文字說明的,就不要用圖。所有圖表均應精心設計并用繪圖筆繪制,不得徒手勾畫,圖表不得使用復印件。
論文中的圖一般分為線條圖和照片圖。線條圖又可分為工程圖、坐標圖、框圖和電氣線路圖。工程圖和電氣線路圖的繪制均應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照片圖要求用原版照片,層次分明,無痕跡和缺陷。凡金相、動植物顯微組織圖片必須注明放大倍數(shù)。
論文中的表采用三線表(即沒有堅線的表),表的設計應簡單明了。圖表中所涉及到的單位一律不加圓括號,用逗號“,”與量值隔開。
論文中凡是摘選參考文獻的圖及表,必須在圖注及表注中用“[ ]”標明。
論文的圖表均應有圖表標題,并按章編號(如圖1—1、表2—1等)。圖中出現(xiàn)的文字推薦使用英文,用到的單位必須符合計量法。圖表標題均居中放置。的標題置于圖下,表的標題置于表上,字號可比正文小一號并加黑。
2、公式
公式統(tǒng)一用英文斜體排版,公式中有上標、下標、頂標或底標等時,必須層次清楚,特別是角標層次多時,更應注意此問題。
公式應居中放置,有序號公式可略靠左。若公式前有“解”、“證”、“假設”等文字時,文字頂格寫,公式末不加標點,公式序號寫在公式右側的行未頂邊線,并加圓括號(一般只有文中需要引用的或重要的公式才編號)。序號按章排,如“(1—1)”、“(1—2)”。附錄采用A、B、C編號時,其公式序號用“(A—1)”、“(B—2)”等排版。文章中引用公式時,一般用“見式(1—1)”。
公式在換行排版時,采取與等號對齊的方式。如:
θ=(α2-1α1—α2-1α3)φ2sinθcosθcos2φ
+(α3-1α1—α3-1α2)φ2sinθcosθcos2φ
+(α3-1α2—α3-1α2)φcosθsin2φ
公式中第一次出現(xiàn)的物理量應進行注釋,可采用如下兩種形式:
形式一 | 形式二 |
扭轉比例極限τp為: τP=Mp/W (1—1) 式中Mp為扭轉曲線開始偏離直線時扭矩,N·m. |
扭轉比例極限τp為: τP=Mp/W (1—1) 式中Mp——為扭轉曲線開始偏離直線時扭矩,N·m. |
3、計量單位
整個論文出現(xiàn)的各種計量單位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所規(guī)定的英文符號標注,嚴格區(qū)分大小寫。
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以下簡稱法定單位)包括:
(1)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見表1);
(2)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見表2);
(3)國際單位中的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見表3);
(4)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見表4);
(5)由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