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施工縫兩側澆筑混凝土時間差,導致施工縫兩側混凝土收縮變形不一致,因而容易在施工縫處形成一條貫通裂縫而影響使用,因此施工縫處應采取相應的加強措施。

【關鍵詞】施工縫;加強措施;止水鋼板;混凝土;橡膠止水帶
  由于設計、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上的原因,不能連續(xù)將結構整體澆筑完成,并且間歇時間超過混凝土運輸和澆筑允許的延續(xù)時間,先后澆筑的混凝土結合面就稱為施工縫。為縮短施工周期,便于模板周轉、減少夜間施工以及解決混凝土收縮和水化熱對結構的不利影響,樓層中留設施工縫和后澆帶不可避免。由于施工縫兩側澆筑混凝土時間差,導致施工縫兩側混凝土收縮變形不一致,因而容易在施工縫處形成一條貫通裂縫而影響使用,因此施工縫處應采取相應的加強措施,盡量減少和避免在施工縫處形成貫通裂縫而影響使用。
  1.施工縫而引發(fā)的施工質量問題
  施工縫引發(fā)的質量問題主要有兩大類: 一是施工縫位置留設不當;二是施工時對施工縫的處理不妥。
  1.1施工縫位置留設不當
  施工縫留設時沒有按照規(guī)范要求設置在受力較小處, 例如把施工縫留在混凝土底板上或在墻上留垂直施工縫, 或者將施工縫設置在對于施工來說很不方便或很難實現的地方, 例如緊貼基礎梁頂設置而采用鋼板止水帶時, 由于與梁箍筋位置發(fā)生沖突很難放置。
  1.2施工時處理不妥
  這是施工縫引發(fā)的主要和較常見的施工質量問題, 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混凝土面沒有鑿毛,殘渣沒有沖洗干凈,使新舊混凝土結合不牢。
 。2)在支模和綁扎鋼筋過程中,鋸末、鐵釘等雜物掉入縫內沒有及時清除掉,澆筑上層混凝土后,在新舊混凝土之間形成夾層。
 。3)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沒有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水泥砂漿,上下層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結。
 。4)施工縫沒有安裝止水帶。
 。5)下料方法不當,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縫處。
 。6)混凝土墻體單薄,鋼筋過密,振搗困難,混凝土不密實。
 。7)沒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造成接茬部位產生收縮裂縫。
  (8)施工縫的接縫形式選取不當。
  2.為了解決以上的施工縫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加強措施
  施工縫的接縫形式有凸凹縫、高低縫、平縫、設止水帶縫等多種。另外,對于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縫,根據以往的經驗,發(fā)現目前常用的幾種接縫方式均存在著滲漏水的隱患。如采用“ 凹凸”型施工縫的最大弊端在于施工難度大,而且很難保證質量,施工縫處混凝土鑿毛時,極易將“ 凸”楞碰掉一部分,由此減少和縮短了水的爬行坡度和距離,從而產生滲漏水現象;另外凹槽中的水泥砂漿粉末難以清理干凈,使在澆筑新混凝土后, 在凹槽處形成一條夾渣層而影響了新老混凝土的黏結質量,留下滲漏水的隱患。而采用橡膠止水帶防水,因止水帶是呈柔性的,安裝時難于固定,且容易在澆筑混凝土時受擠壓變形移位,從而容易造成局部滲漏水,而且橡膠止水帶易老化失效,也不利于結構的長久使用。常見方法如下:
  2.1加筋
  樓板施工縫應設雙層鋼筋且間距宜為100~150mm;加密剪力墻水平筋間距宜為100~150mm;梁箍筋也應適當加密。
  2.2界面劑
  界面劑抗拉強度大于素水泥漿一倍以上,使用合適的材料有助于增加新老混凝土結合面粘結力,減緩開裂。
  2.3優(yōu)化混凝土配合比
  如果條件允許,施工縫兩側各2M范圍內混凝土采用特殊配合比,在滿足泵送前提下,盡量選擇較低塌落度值,降低水灰比、減少水泥用量、增大粗骨料粒徑和用量,增加微膨脹劑配置補償收縮混凝土,并加強養(yǎng)護,做到濕養(yǎng)不少于14天。
  2.4施工縫構造
  在溫度、徐變應力下仍有可能形成貫通裂縫。對于現澆板可采用企口縫,避免裂縫處滲漏水。
  2.5位置選擇
  上下樓層施工縫的平面位置應錯開一段距離,避免沿豎向形成上下貫通的通縫而出現薄弱環(huán)節(jié)集中在豎向同一斷面。由于施工縫畢竟是薄弱部位,在選擇位置時,應盡量避開廚房、衛(wèi)生間等經常處于潮濕環(huán)境的部位。
  2.6鋼板止水帶
  根據很多的施工實例,發(fā)現采用400mm寬、2mm厚的鋼板作為施工縫處的止水帶其防水效果很好。一是施工方便,將鋼板止水帶按要求加工成一定的長度,在施工現場安裝就位后進行搭接焊即可;二是不易變形且便于固定,止水板下部可支承在對拉螺栓上,上部用鋼筋點焊夾住固定在池壁兩側模板支撐系統(tǒng)上;三是施工縫上下止水板均有200mm高,爬水坡度陡,高度也較大,具有較好的防滲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