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對比實例,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筑成就。木建筑與石建筑各有短長,難分伯仲。木建筑結構輕巧,經濟實用,加工工藝簡單,施工迅速;不足是抵御地震、風災、火災的能力較弱。石建筑外觀宏偉,堅固,留存久遠;缺點是笨重,昂貴,施工工藝復雜,建造周期漫長。從純粹技術角度而言,中國的木建筑絲毫不遜于西方的石建筑。意大利的磚石比薩斜塔,建于1174年,塔高54.5米;而建于1065年的遼代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高度67.13米,比比薩斜塔高出13米。木材的強度只有鋼材強度的1/20,就是說在古代用木材建60多米的高塔相當于我們今天修建1200米高的鋼鐵建筑,況且佛宮寺塔還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高塔,因此中國的木制高塔堪稱世界木結構建筑技術的奇跡。中西兩種不同的設計思路和結構風格導致西方人在建筑上著重追求向空間擴展規(guī)模,中國人卻主要致力于在平面上拓展。比如建筑年代相近的巴黎盧浮宮和北京的故宮,兩者總的建筑面積相近,但西方人的設計意圖是完成一座多層建筑物,故宮則是以廣闊、深遠的平面組織構成一個緊密的建筑群,它的基地面積幾乎是盧浮宮的一倍。李允鉌在介紹中西建筑理論的同時,還從藝術鑒賞角度向讀者傳授了中國與西方古典建筑不同的欣賞方法與規(guī)律。在視覺上,人們通?梢詮倪h、中、近三種不同的距離來觀察、體會建筑物的形體和美。中國建筑設計對遠景的效果十分重視,經過嚴密的整體規(guī)劃,呈現優(yōu)美、柔和的外輪廓線,決不是西方那種簡單幾何圖形的“盒子式”外形。在中距離上,西方建筑以豐富的體量,凹凸變換的平面構圖給人留下明確、深刻的印象;而中國建筑的立面則較為平淡,這應與中國封閉的“庭院式”平面布局有關。在更近的距離,人們可以清晰地發(fā)現中國木建筑畫梁雕棟、櫨欒交錯的構造、細致精巧的裝飾、鮮艷奪目的色彩,這是西方生硬、單調、呆板的石建筑物根本無法相比的。因此,在觀察中國和西方建筑時,觀察者所處的位置和視角的差異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