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通過設置后澆帶來解決設計中考慮沉降差異或鋼筋混凝土的收縮變形以及混凝土的溫度應力等問題已廣泛應用。后澆帶施工是保證結構有效連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主要結合某物流中心工程中,重視后澆帶各工序的施工質量,確保后澆帶滿足設計意圖,從而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工程;施工;后澆帶;措施;方案 
  本物流中心項目(一期)工程為地下1層、地上4層的框剪結構,其平面尺寸196m×66m。由縱向4道、橫向1道1000mm寬后澆帶將整個平面劃分為10個施工段。后澆帶長達460m。 
  1.后澆帶的留設及支模 
  1.1 地下室底板、外墻后澆帶 
  地下室后澆帶施工中,底板、外墻后澆帶防水是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本工程地下水位-4.70~-4.50m,底板底標高為-4.60m,根據(jù)作業(yè)方案,人工挖孔樁施工階段采用的深井降水措施,在墊層施工后停止。為防止地下水產(chǎn)生突涌,采用對底板后澆帶處混凝土墊層施工進行加厚、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局部配筋等措施。 
  后澆帶封閉前的防水應構成一個整體,因而后澆帶處基礎梁的防水處理需事先安排,不可遺漏。為方便施工,該部分基礎梁側模宜采用磚模,抹平后做防水。 
  外墻后澆帶防水做法,由于施工中支模加固、混凝土澆搗等影響,極易造成護墻及防水層的破壞。為使外墻后澆帶施工縫處具有較好的防水性能,施工縫可做成凹凸形,并加3mm厚、300mm寬的鋼板(見圖2)。 
  1.2 后澆帶支模及施工縫處攔截設置 
  留置樓板后澆帶時,后澆帶兩側模板支撐不僅要牢固緊密,還應形成獨立的支撐體系。后澆帶跨內的梁板在后澆砼尚未澆注前,兩側結構長期處于懸臂受力狀態(tài),在施工期間本跨內的模板和支撐不能拆除,必須待后澆帶內砼設計強度達到其強度值的75%后,由上往下的順序進行拆除。在后澆帶澆注砼后,跟蹤沉降觀測隨同整個沉降觀測記錄在案。 
  后澆帶兩側垂直施工縫采用鋼絲網(wǎng)模板,鋼管(鋼筋)加固,并在豎向施工縫兩側處設置木條。以保證新舊混凝土銜接光滑平整。 
  為預防采用一次性單層鋼板網(wǎng)而造成混凝土及混凝土漿流入后澆帶,不易清理。施工中采用以下做法:梁板底筋用與砼同成份水泥砂預制(條)塊(形如陰欄壩)來擱置底筋,避免混凝土從底筋下涌入后澆帶。對于墻和較深的梁(≥600mm),則采用雙層網(wǎng)作一次性模板,雙層網(wǎng)中一層為鋼板網(wǎng),一層則為細網(wǎng)眼鐵絲網(wǎng),兩層網(wǎng)片可事先綁扎固定在一起。雙層網(wǎng)用定型鋼筋支撐,定型鋼筋與底筋、面筋焊接固定。 
  2.后澆帶兩側砼澆搗及垂直施工縫的處理 
  2.1混凝土澆筑 
  根據(jù)分塊劃分出的混凝土澆筑施工層段支設模板,并嚴格按施工方案的流水作業(yè)要求進行。澆筑混凝土前須檢查鋼絲網(wǎng)模板的加固和支撐。 
  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分層澆筑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wǎng)模板的距離。為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流失嚴重,應限制振搗器與鋼板網(wǎng)模板的距離(采用Ф50振搗器時不小于40cm;采用Ф70振搗器時不小于50cm)。混凝土澆筑厚度(≤300mm),以免因澆筑厚度較大鋼絲模板的側壓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為保證混凝土密實,垂直施工縫處應采用鋼釬搗實。 
  2.2 澆筑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縫的處理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允許有少量水泥漿外漏;炷脸跄蟛捎脹_毛處理施工縫。在混凝土澆筑后,應派專人掌握初凝和終凝時間(一般白晝初凝3~4h,夜間5~6h。用手壓混凝土表面能出現(xiàn)指紋)),以便選擇最佳時間進行沖洗。沖洗的壓力水應呈霧狀。終凝前用壓力水沖洗施工縫表面,消除浮漿、碎片,露出石子,同時也將鋼絲網(wǎng)片沖洗干凈;炷两K凝后再將鋼絲網(wǎng)片拆除。立即用高壓水再次沖洗施工縫表面。經(jīng)處理的垂直施工縫,表面粗糙干凈,凹凸不平,確保新舊砼粘結力,有效地保證了砼的整體性。 
  若沖毛局部不理想,可采用人工鑿毛,但要掌握時間(一般為澆筑混凝土后的第二天)。對較嚴重的蜂窩或孔洞先進行修補。 
  3.預防外界水及雜物侵入底板后澆帶的防護措施 
  后澆帶的先澆混凝土完成后,應進行設法防護,頂部應遮蓋,四周用臨時欄桿或圍護砌體圍護,防止后澆帶內垃圾堆積難以清理與施工過程中鋼筋被污染、踩踏。 
  3.1地下室底板、外墻后澆帶 
  (1)基礎墊層時,宜將后澆帶處基礎墊層降低50mm~100mm,以便處理施工縫、清除垃圾和排除積水。每隔50m設一集水坑,以便及時排除雨水和養(yǎng)護用水。 
 。2)為防止外界雨水從側墻外流入帶內,在后澆帶兩端側墻處各增設臨時擋水磚墻,砌起高度高于地下室底板高度,墻兩側抹防水砂漿。 
 。3)在帶寬兩側50cm 處用砂漿或磚砌壘起寬5cm左右的擋水帶,以防止地下室底板施工積水流入后澆帶。 
 。4)為防止地下水滲入帶內,在帶內用防水砂漿抹底灰。 
 。5)為防止雜物落入后澆帶內,在底板混凝土澆筑完畢,拆除模板并清理干凈后澆帶,用混凝土預制蓋板封蓋帶面。 
  3.2 樓板面后澆帶 
 。1)在后澆帶兩側用臨時欄桿圍護,臨時通道架設離樓面200mm高 左右的密鋪腳手板,防止鋼筋被踩踏及水平運輸過程砂漿或砼瀉落的污染。 
 。2)在每一跨的梁底模設置一塊300 mm ×梁寬的活動插板,便于清理污物時開啟。 
  4.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4.1 后澆帶內積水污物和施工縫界面處理。 
  澆筑前先清除鋼筋表面銹層,施工縫處砼表面重新鑿毛,澆水沖刷干凈并保持24h濕潤。在底板后澆帶盡端100cm 范圍內增加后澆帶 ,深度50cm,做成帶內積水坑。后澆帶底部用防水砂漿抹出 1%坡度,其坡向積水坑。 
  (1)澆筑前用噴槍(用水和空氣)清理底板表面的流漿、鐵銹粉末、零星砼渣屑和積水沖洗往積水坑。積水坑處設抽水泵,將坑內積水抽至地面排水溝的陰井,50cm坑深同時可用于沉積雜物,不需清理。 
  (2)在施工縫處刷二度純水泥漿后,立即澆搗砼。 
  4.2后澆帶混凝土質量要求 
  (1)后澆帶內的后澆砼,使用無收縮的砼灌實。無收縮砼采用摻加具有膨脹作用的外加劑與早強減水劑。砼的強度比先澆砼提高一級。后澆帶砼澆筑后澆水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28d。 
  (2)后澆帶內的后澆混凝土的澆灌時間,根據(jù)先澆灌的混凝土的收縮完成時間而定。不同水泥品種、不同水灰比、不同的溫度條件養(yǎng)護的混凝土要區(qū)別其收縮完成的時間而定,設計要求以施工后42~60d天進行澆灌,本工程根據(jù)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確定不少于30天。 
  5.應用效果 
  通過以上要求加強落實各工序細部做法,該項目(一期)工程的后澆帶砼未發(fā)現(xiàn)由溫度和砼收縮而引起的裂縫和滲漏(透)現(xiàn)象,確保了后澆帶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