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我國國土面積遼闊,有些地區(qū)是地震多發(fā)帶。為了保證人們生活安全,需要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充分保證其能夠有效抗震。基于此,筆者根據自身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具體闡述了建筑結構設計的相關抗震概念以及具體幾種抗震方法,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抗震;概念;辦法;策略
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建筑結構設計中充分考慮抗震要求,嚴格按照抗震規(guī)范開展工程,是保證建筑結構安全可靠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人類生命財產安全與建筑結構的抗震情況直接相關。筆者認為如果想要保證建筑結構安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依據建筑設計的關鍵點展開設計,嚴格遵守抗震設計標準和規(guī)范,結構形式要科學合理有效,以實現(xiàn)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為重要前提,只有如此才能夠符合建筑結構設計中抗震的要求,最終實現(xiàn)建筑的高安全性和高質量。
一、關于建筑結構設計抗震的概念解析
建筑結構設計抗震概念的分析可以從多個角度切入,一般來說,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主要是指根據地震災害及建筑工程以往總結的工作經驗等等最終形成的關于抗震的基本設計理念和觀念,其是建筑本身與結構針對確定布置的一個過程。地震發(fā)生具有不確定性、復雜性和隨機性,其發(fā)生可以說是隨機的振動,人們難以準確知道地震發(fā)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因此,想要實現(xiàn)精確預測建筑物能夠造成地震的程度,就目前建筑結構設計抗震辦法來看,是存在一定難度的。我國與國外許多發(fā)達國家相比,抗震規(guī)范在關系認識方面仍有諸多不足。此外,抗震分析層面我國也沒有充分考慮到建筑機構的性質、空間作用、材料等等種種變化因素都是不確定的。由此可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不能僅僅依靠計算所得數(shù)據,應該在計算數(shù)據的基礎上充分參考抗震設計的相關理論知識,此外還要結合多年工程抗震的實踐經驗,在結合二者的基礎上形成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其能夠保證建筑結構性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進而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可靠。
二、建筑結構設計中常用抗震辦法介紹
為了做好建筑抗震設計,我國相關研究人員根據多年實踐情況,總結了多種抗震辦法。在這里筆者只針對幾種常用抗震辦法進行介紹。
1 抗震設計應該參照建筑結構的基本構造
一般情況下,建筑采取的混凝土結構,是通過建筑鋼筋砼構件的截面高寬比來限制取值,那么,建筑要求的最小配筋率,是由承重柱的軸壓比來控制的。建筑的磚混結構,一般比較常見的構造方法有限制建筑房屋的整體高度與建筑的層數(shù)與層高;在建筑的橫縱墻中來設置一些鋼筋混凝,并且還要設置一些防震縫等等。在經過修訂以后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規(guī)范標準中要求增加一些具有強制性的條例,要突出建筑屋頂?shù)臉恰㈦娞,要求建筑構造柱應該延伸到建筑的頂部,并且要與建筑頂部圈的粱連接在一起,以此來拉結建筑的填充墻來加入總體建筑結構的承受力,并且對建筑結構自身的剛度有著比較大的作用,這個應該在抗震設計中加以充分的思考。
2 抗震設計應結合建筑結構性能目標
保證建筑在發(fā)生地震時能夠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就應該在抗震設計中充分考慮當?shù)亟ㄖ锟赡軙惺茏畲蟮卣鸪潭茸鳛榻ㄖ拐鹪O計的標準。此外,建筑抗震設計還需要根據建筑本身和建筑室內物品沒有造成過度損害為目標來展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抗震性能實際指標。還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結構的基礎部分等都應該讓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一旦發(fā)生級別較高的地震保證建筑結構能夠在正常承受的范圍之內。
3 抗震設計應根據建筑場地和規(guī)劃展開
如果想要保證建筑結構的抗震性,則應該選擇基礎較好的具有一定穩(wěn)定性的場地。此外,抗震曾的設置在建筑抗震性的設計中尤為重要,此外還要保證建筑外部機構、空間等舒適性、實用性和安全性。建筑結構的場地規(guī)劃應立足于建筑上部結構的綜合因素去考量。建筑物如果使用時間比較長,應充分考慮建筑結構的整體有可能會發(fā)生移動,具體估量可以移動的范圍,在這些范圍之內盡量不要堆放障礙雜物等等,保證建筑場地的安全性。
三、強化建筑工程抗震措施的對策
1 科學合理選擇建筑場地
我國之前頒布的《中華人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做出明確要求,重大工程以及有可能會發(fā)生嚴重自然災害的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應做好地震安全評價;然后依據地震安全評價最終結果,做好抗震設防工作,保證抗震設防效果。地震選址如果選擇在軟地基或臨近地震斷層等場所,建筑物極易發(fā)生地震安全問題。當前,我國社會不斷進步發(fā)展的過程中,如何保證社會經濟向著安全有效的方向發(fā)展成為當前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先關工程單位應注重避免地震次生災害對人類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損失。建筑物的設計,要選擇能夠抗震有利的地段,盡量不要在地震多發(fā)帶進行建筑工程建設,更不要在這些危險地段建造工業(yè)基地等。
2 選擇科學合理的結構形式
當前我國比較常用的建筑結構形式主要有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等等,在此不一一闡述。建筑結構設計的防裂程度的選擇應該根據不同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大家熟知的鋼筋混凝土就是最佳選擇,其柔性較好,不易變形,承載力更強,由此可見鋼筋混凝土的抗震能力和水平都相對較高。而機構方案的最終敲定,不是盲目決定的,應該依據建筑性能和抗震水平等等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
3 保證建筑設計質量能夠符合國家制定的標準
地震級別和烈度較高的地區(qū)其造成的危害較大,加強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我國目前提出“小震不壞、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標。我國建筑結構水平遠低于一些發(fā)達國家,其中很多建筑工程方案沒有達到國家制定的相關標準,建筑材料用量較大,最終導致建筑成本過高。因此,建筑設計應該遵循相關抗震理論,根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和原則,切實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快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成為人類生產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我國一些地區(qū)是地震多發(fā)帶,應切實在建筑機構設計中做好抗震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夠保證我國建筑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保證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筆者認為除了需要我國相關研究人員以及建筑工程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還可以借鑒國外先進國家的實踐經驗,做好有效結合定能夠促進我國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張文銀,高莉.建筑結構抗震設計[J].山西建筑,2008(32).
[2]徐宜,丁勇春.高層建筑結構抗震分析和設計的探討[J].江蘇建筑,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