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性質(zhì)特征是用不同的度量標準來評判的。例如人們對于身高的評判,是以長度表示高矮,對于體重是以重量表示胖瘦。因此,我們不能以重量來評判一個人的高矮,不能以年歲來評判一個人的胖瘦。對于城市特色的評判也應該用相應的標準來衡量。魏士衡同志的文章提出:“只要人類社會還在繼續(xù)不斷地進取,城市的特色便不可能出現(xiàn)為任何時代、任何人都滿意的狀況。”那么,城市特色是否應用人們的滿意程度來衡量呢?我們認為也是不恰當?shù)摹?nbsp;
  一般來說對某一事物作出滿意不滿意的評價,通常是用于對其功能狀況或服務水平而言的,即它是我們對事和物相對于人的價值體系的一種評判標準。例如,對一個幾頓沒吃飯而餓昏了頭的人來說,二斤饅頭就足以使他十分滿意,但很難說這二斤饅頭就很有特色。也許當他狼吞虎咽時,甚至連饅頭是甜是咸都還沒有很好地感覺。原始社會周口店山頂洞人的穴居者,也許對他們的洞穴很滿意,當然他們根本不知道城市特色是怎么一回事。然而盡管威尼斯是世人都稱道的特色城市,但是你若作個調(diào)查,很可能聽到不少居民對他們居住的這個城市的滿腹怨言。 
  筆者以為,對城市特色的評判取決于評判的主體(人)對被評判的客體(城市)的認知關系。一般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首先,城市本身在其特征性方面,有沒有或有多少能足以引起人們注意的突出之處,以及得到人們認同的程度。當然,對于城市特色的感受是因人而異的,因而在對城市特色的認同上也表現(xiàn)出差異性。例如有不少人認為我國許多城市由于盛行“國際式”、“方盒子”建筑,搞得南北不分,千城一面,缺乏特色。但也有人卻認為,沒有特色本身就是一種特色,或認為盛行“國際式”就是我國現(xiàn)代城市的特色。因此“有”和“無”,“多”或“少”,或者說對城市特色的認同感,便是評判城市特色的第一個標準。 
  其次,城市在其個性特征方面所提供的信息在其明晰性、豐富性和多樣性等方面的程度,及由此而引起人們的興趣和給予人們感受的廣度與深度。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城市,可以說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地方,然而有的城市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城市卻給人的印象淡漠,這說明不同的城市在其差異性的特征方面,引起人們感官的感知程度和層次上是不相同的。雖然世界上城市的千差萬別是客觀存在,但城市的差異性特征要由人們?nèi)ジ兄、去比較,才能知其“特”而辨其“色”。當然,不同的人在感受能力上也是有差異的。對于一個從來沒有涉足其它城市的人來說,他就很難說清自己的城市究竟“特色”在何處。不過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達,現(xiàn)代的圖片、電影、電視等影象資料與傳播媒介,使足不出門的人也能獲得其它城市的形象信息。然而道聽途說與身臨其境畢竟在對城市特色的感知程度上和層次上是有所區(qū)別的,前者膚淺后者深刻。因此城市的個性特征所提供信息的質(zhì)量,以及被感受的程度或興趣度,便是城市特色的第二個評判標準。 
  第三,城市個性特點所引起人們的欣賞程度或給予愉悅性程度。也許世界上最臟的城市以其臟得出奇,也能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但我們卻不能說它是最有特色的城市。否則的話,而今充斥市場的偽劣產(chǎn)品也都可稱得上是最有特色的商品。 
  如前所述,語言文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tǒng)。因此“城市特色是人們對于一個城市的內(nèi)容和形式特點,從褒義詞上進行的形象性、藝術性的概括。”這表明人們對城市個性特點的選擇與欣賞程度有一定的規(guī)定性,這并不是承認不承認城市中客觀事實存在的“落后面”或“黑暗面”的問題。雖然自然界存在無數(shù)種色彩,但人們總有自己特別喜愛的顏色,不喜歡,并不等于不存在。存不存在是一回事,能不能被人們看作“特色”是另一回事。城市特色并不等于城市中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也不是城市發(fā)展規(guī)律的同義詞。有差異就有矛盾,差異與矛盾是始終存在的。如果城市中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及矛盾的雙方都全能算作城市特色的話,那末所有的城市都將永葆其“特色”之青春(盡管可以有發(fā)展、有變化,但將始終存在)。我們在這里津津樂道地討論什么“城市特色不能丟”,或特色的“保護”和“創(chuàng)造”等問題,還有什么意義呢?因為無論怎么說,一個城市是絕對不會把差異性或矛盾性“丟”盡而與別的城市一模一樣的!那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城市”不也是一句多余的笑話嗎?因此人們在對城市的各種現(xiàn)象特征經(jīng)過觀照之后,進行一定的取其精華的篩選,作出有關城市特色方面的評價,是極其正常的。這樣,城市的面貌,城市的個性特征能給人們留下多少美好的印象和回憶,喚起人們的愉悅感、得到人們的欣賞程度如何,便是人們評判城市特色的又一個標準。 
  第四,城市特色所具有的社會意義與文化意義。魏士衡同志所說的研究城市特色的目的,絕非為了簡單的現(xiàn)象描述,而是為了能指導城市建設,使城市具有合乎理想的對推動社會進步有利的個性特色。這也就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城市特色問題的原因。事實上人們在觀察、觀照和欣賞城市的個性特色時,通過對這些特征和關系的感知以及在此基礎上展開的聯(lián)想和想象,人們能獲得對該城市作為文化所特有的意義的理解和解釋,人們能由此而理解生活,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與地方文化傳統(tǒng),喚起人們熱愛生活的激情和對理想的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如不少同志指出的,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教科書。我們能從對城市的個性特征的認知上獲得多少意味深長的教益,這便是人們評判城市特色的更深一層次的標準。 
  綜上所述,對城市特色的評判是一種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對城市個性特征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四個標準,代表著認知過程的不同層次和深度。從本質(zhì)上說,對城市特色的認知,便是人們對城市所作的審美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