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壩右岸壩段壩基自上而下的地層為:
⑴ 第四系黃土狀低液限粘土,厚4~22m。土層密實,具微透水性,不會形成沉陷變形和滲透破壞;
⑵ 第四系砂卵石層,厚約5.0~22.0m,局部存在膠結不良礫巖,滲透系數(shù)1.0~3.0×10m-2cm/s,是主壩右岸壩段壩基滲漏的主要通道;
⑶ 第三系中層砂層、粘土層,厚約50~110m,砂層滲透系數(shù)1.0×10-3cm/s;⑷ 較老的基巖埋藏較深,不與工程直接接觸。
工程勘察表明,1961年3月~7月完成的壩前水泥灌漿帷幕樁號2+800~3+210m段防滲參數(shù)效果較差,存在一定的質(zhì)量缺陷,同時預測在高庫水位時局部壩段壩基滲流水利坡降接近和略超過允許坡降,壩基滲透變形已處于臨界狀態(tài)。
7.3 主要施工項目及特性
主壩壩前水泥灌漿帷幕樁號2+800~3+210段防滲效果較差,存在一定的質(zhì)量缺陷,同時預測在高庫水位時局部壩段壩基滲流水利坡降接近和略超過允許坡降,壩基滲透變形已處于臨界狀態(tài)。為消除此安全隱患,在主壩右岸壩段基礎防滲線位于主壩上游壩坡高程140.0m處,平面布置為一“┏”形的折線形防滲線。折點位于主壩樁號2+800m處,其中平行壩軸線的防滲線樁號為2+800~3+360m,防滲線長560m,距壩軸線62.9m;垂直壩軸線的防滲線位于樁號2+800m處并與原帷幕線銜接,此段防滲線長175.8m。
根據(jù)主壩壩基地質(zhì)條件以及上游壩坡的穩(wěn)定情況,確定平行壩軸線和垂直壩軸線的防滲段均采用帷幕灌漿形式,,灌漿孔孔距3.2m,排拒2.8m,共3排。帷幕平均孔深為26.0m,灌漿材料為粘土水泥漿。軸線轉折及與原帷幕搭接部位設置4排灌漿孔,長度為25m,孔排距與三排布置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