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查險與險情處理
1、 散 浸
險情說明 在汛期水位高的時候,河水通過堤身土壤的空隙,從堤內坡下部或內坡腳附近滲出,象人身上流汗一樣,堤坡濕潤發(fā)軟,甚至發(fā)生浸潤水流,這種險情叫做散浸。發(fā)生后應及時妥善處理,如果任其發(fā)展下去,就可能形成內脫坡或漏洞等更大險情。
原因分析 造成堤身散浸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有:
堤身單薄,內坡過陡;
堤身土質砂重,透水性強;
修堤質量關差。如踩層厚,土塊大,碾壓不實,接頭牙口處理不好;
堤內有隱患。如蟻洞,獾穴,樹根,暗溝,棺材等。
所有這些,都是因為縮短了滲徑,抬高了浸潤線(即:干濕分界線)而形成的。
搶護原則 堤外坡阻水入堤,堤身內坡砂土,土質不易飽和,堤身穩(wěn)定,險情無發(fā)展趨勢,可以加強監(jiān)視,注意其變化。如果坡面散浸較嚴重,則需及進處理。搶護方法以導滲為主。必要時,并應用粘土外幫阻滲,以減少江水滲入,同時兼收加強堤身之效果,F(xiàn)將幾種常用方法,分別說明如下:
導滲明溝。水位繼續(xù)上漲,堤身發(fā)生散浸且有發(fā)展趨勢,應立即在堤內坡開明溝導滲,讓滲水集中溝內流走,降低浸潤線,使內坡土壤干燥堅實,以穩(wěn)定險情。具體做法:從內坡散浸部位稍上一點的地方起,到堤腳以外止,從下向上順堤開挖一些連續(xù) “V”字形導滲明溝。溝的間距3~5米,溝深0.4~0.8米,溝寬0.3~0.5米。
溝的斷面一般上寬下窄。散浸嚴重的堤段,溝可以挖深些密些。溝尾要接通堤腳排水溝,使?jié)B水能流出去。
導濾溝。如果開明溝后,溝內滲水大、流速快,挾帶土粒,邊坡坍塌,就應在明溝內放導濾材料,以保證流水不流土。導濾材料有兩大類:一種是砂石料,一種是梢、秸料。用砂石導濾材料,一般要鋪墊三層:下層鋪粗砂,中層鋪瓜米石,上層鋪卵石,每層厚約0.2米。如用梢、秸料做導濾材料,就捆成枕,直徑0.3~0.5米,外裹一層草包或稻草,上面壓一層土草包,以免土粒阻塞空隙,失去濾水導滲作用。枕的大頭向上,梢向下,由溝的下部向上鋪,頭梢接頭處要重合交接,梢尾露出溝外,以利滲水排出。
透水壓浸臺。當?shù)躺頂嗝娌蛔,或外灘窄小,內堤產生嚴重散浸時,可在內坡加做層葦層土的透水壓浸臺。具體做法:在筑壓浸臺部分先做導濾溝(照上面第二種做法),然后在堤腳上,鋪放蘆葦兩層,每層厚0.1米,共0.2米,鋪成“人”字形,頭梢重合,柴梢向外,目的是引出滲水。在蘆葦上面鋪稻草厚0.05米,然后填土劣實,厚1.0~1.5米。填土面上再鋪放蘆葦,層土導葦,直到浸潤線以上為止,坡度1:3~1:5。若基礎不好,壓浸臺坡腳要拋石或用砂土袋固腳,以防止出現(xiàn)脫坡險情,但要注意不要將溝內滲水阻塞。
粘土外幫。內坡散浸嚴重的堤段,如堤身斷面較小,外灘較寬,附近有粘土加做外幫。土隨倒隨用腳踩實,要保證質量,以減少滲入水量,從而緩和險情,增強堤身抗洪能力。外幫寬度一般4~5米,長度應超出散浸堤段兩端至少5米,高出水面0.5米。
搶護散浸切忌采用粘性較重的土壤填筑壓浸臺,它會使堤身滲水無法順利排
出,從而加劇險情。
2、 內脫坡
險情說明 當?shù)瘫乘掳l(fā)生散浸,沒有及時處理或處理失當,險情就會繼續(xù)發(fā)展;虻棠_基礎軟弱,內臨坑壙洼地,在散浸堤段的堤頂或內肩、內坡發(fā)生弧形裂縫,繼而擴大,內坡就整塊向下滑動,甚至驟裂下挫,堤身形成吊坎,堤腳土壤上鼓,有的甚至堤基也滑動突起。這種險情,叫內脫坡或滑坡。
原因分析 當?shù)躺戆l(fā)生散浸后,堤土浸水飽和,抗剪強度降低,堤坡失去穩(wěn)定,整塊土體下挫。如果堤腳基礎松軟,內臨水塘湖沼,搞滑能力弱,更易發(fā)生脫坡險情。
搶護原則 堤外阻水入堤,堤內濾水還坡,即消減滲水壓力,恢復堤坡穩(wěn)定。
搶護方法 搶護脫坡的基本方法是開溝導滲,濾水還坡,外幫截滲,填塘固基。在具體實施時,可根據(jù)當時當?shù)鼐唧w情況,分別用一種或幾種方法進行搶護。
1、開溝導滲:從開始脫坡的頂點起,沿弧形裂縫挖溝,再從這條溝起開挖若干條與堤身軸線垂直的順坡縱溝,溝尾均應延出堤腳以外,不能封閉。溝距為5~8米,溝寬0.5米以上,溝深最好是挖到滑裂面(滑動部分與尚未滑動部分之間)。實踐證明,脫坡險情發(fā)展很快,要迅速處理。溝的上下兩端挖到滑裂面,中間接近滑裂面就能生效。開溝時如溝的邊坡崩塌,不易成功,就從下往上挖,邊開邊放導滲材料。導滲材料應符合兩個要求:即要使?jié)B流順利排出,又不允許滲流帶走泥砂。導滲材料一般多用梢、秸料。把梢、秸料軋成捆,直徑0.5米左右,外包一層草后放入溝內,頭向上,梢?guī)紫,頭梢重合交接,上壓一層土草包。另外也有用砂、卵石作導滲材料的。
2、透水壓浸臺:如堤身斷面不足,脫坡嚴重,取土容易,做了上面的開溝導流以后,再在上面做透水壓浸臺。一般面寬1~2米,坡度1:5,高度至外江水面下1~2米。做法與散浸的透水壓浸臺相同,也要注意填土時不要把導滲溝堵塞。
3、透水土撐:堤身內坡滑脫嚴重,范圍又較大,取土困難,做了開溝導滲以后,再在上面做透水土撐。做法與透水壓浸臺相同。但透水壓浸臺是順堤全面的做,透水土撐有寬度有間距。一般寬度5~8米,腳部應較頂部寬,間距10~20米。
4、外幫:若內脫坡嚴重,可在搶護內坡的同時,在外坡加做粘土外幫,以減少滲水,緩和險情,更有利于爭取時間完成內搶護工作。搶筑方法與散浸外幫相同。
如果堤內有淵塘或連堤基也有滑動的嚴重脫坡險情,則應在坡腳和涌起的地面上壓石或推土草包鎮(zhèn)腳,或填塘固基。
在搶護脫坡時,切忌采用打樁、打船撐方法,它不但不能抵抗脫坡土體的下滑巨推力,反而會促使脫坡險情惡化。
3、 漏洞
險情說明 汛期土堤在外江高水頭壓力下向堤身內滲透,當?shù)潭慰節(jié)B能力差,于是滲水乘虛而入,再從堤內坡或堤腳向外冒出,并形成一個或大大小小的多個出水孔,也有直接貫穿堤身,象水管子一樣有明顯的進口和出口。以上所述險情都叫做漏洞。洞中流出來的水是清的,叫清水漏洞;流出來的水是渾的,叫渾水漏洞。清水漏洞一般是散浸集中。渾水漏洞是險情惡化的表現(xiàn),是十分嚴重的險情,必須采取正確的方法及時搶救。否則,險情將迅速發(fā)展,基層導致堤防決口。
原因分析 一般說來,是由于堤身內部有屋基,陰溝、暗剅腐朽樹根等物,筑堤時未清除;填筑質量不好,接頭或碾壓不密實;堤內有白蟻、蛇、鼠、獾洞,在高水位壓力下,滲水沿隱患、松土患連與江水貫通而成漏洞。尤其在高水位堤身浸泡時間久,土體結構變松軟,更易促成漏洞的發(fā)生,故有“久浸成漏”之說。
搶護原則 一般應是“外堵內導”,堤外堵截洞口是除險的上好良策;堤內約束洞口,圍井反濾是控制險情,應急措施。在一時找不到洞口的情況下,二者應同時并舉(堤內圍井反濾,堤外填土外幫)。必要和可能時還可采取堤身抽槽翻筑等措施,但此種辦法不可冒然實施。
搶護方法:
搶護渾水漏洞的方法:
堤外堵塞
堵洞加外幫。對漏洞的搶護,最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為此,必須
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尋找洞口可用多種方法:如發(fā)現(xiàn)水面漩窩,從而找到洞口;用人橫排成行,自上而下用腳在堤坡上探摸或潛入水一探摸(為了安全,潛水摸漬洞、堵洞人員必須以繩索,以免被水吸進洞內)。找到洞口后,應立即堵塞。洞小的可用棉衣、棉絮等洞口堵住;洞口較大或周圍有幾個洞的,可以用棉被或將油布張開順堤坡拖下蓋住沿口,然后再壓土袋并填土做成外幫閉氣,高出水面。
單純外幫。如果外找不到明顯洞口,可在漏水堤段外坡順堤坡大面積傾倒粘土做外幫,邊倒邊踩(人在水中),這樣可以收到覆蓋進水口的效率。
外堵漏洞切忌在外坡盲目亂拋石或袋土,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難。
堤內約束
圍井倒濾:圍井倒濾是平衡水壓的發(fā)展,在高度有限的圍并中,按順序放入倒濾材料而成。目的是借倒濾材料的作用,增加對水的阻力,降低流速,達到保持清水暢流,又不帶走泥沙。
①將漏洞出口附近的雜草、石渣等物清除干凈,以免圍井建成蓄水后,基礎漏水。
、趪灰龅锰摺⑻螅ㄒ话阒睆胶透叨葹1.0米左右),洞口居中。臨水面用袋土疊砌,背水面填粘性土夯實,不使漏水。
、蹏畠确謱犹钪篂V料,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最后填卵石,每層厚度0.2~0.3米,如漏洞涌水較洶,開始填砂有困難時,為了殺水勢,可先填瓜米石或卵石,甚至小石塊,按先填粗骨料,后填細骨料的要求進行填料,然后再按先填細骨料、后填粗骨料的要求進行填料。濾料總厚度,以0.6~0.8米左右為宜(特殊情況例外)?傊瑖篂V能夠達到抑制泥沙、暢流清水即算成功。
、艿篂V井建成后,經過考驗如繼續(xù)冒渾水,未達到予期效果,可將填料表層的粗骨清除掉,按上述級配要求重新實施。
⑤倒濾井做好后,仍應加強觀察防守,發(fā)現(xiàn)險情變化,及時加固處理。
倒濾堆:如果漏洞水量沖力不大,即可直接在出水洞口(不做圍井)放倒濾材料。具體做法:在出口挖去坡面草皮和松土軟泥,深約0.2米,直徑0.5~1.0米。在坑內先放一層粗砂,后放瓜米石,再放卵石,每層厚約0.2米,上層要蓋住下層,流出清水不帶泥砂就成功了。
抽槽截斷(抽槽翻筑)
抽槽翻筑是較徹底、但也是最危險的辦法,只有在萬不得已、而且具備必要的條件(如:水位稍退的汛隙,堤面寬,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夠等)時,才能采用這個辦法,但必須加強領導,集中力量,確保填筑質量,突擊完成。
抽槽是在堤頂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寬度以能適合開挖工作的最低寬度為限,尤以開挖深槽更要謹慎從事。
挖出漏洞后,先堵死進口,排干漬水,清除淤泥,再堵塞出口,然后用粘性土層踩層夯,回填密實,如槽內的土經夯后變成橡皮那樣發(fā)軟時,可用小木桿插幾個洞,使泥漿涌出,撤一薄基砂后再筑,許可時應予返工換土夯實。
搶護清水漏洞的方法:
小清水漏洞,流量小且慢,又不帶土粒和砂粒,可加強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變
化立即反濾處理。
大清水漏洞,流量大,流速快,要同搶護渾水漏洞一樣做圍井倒濾緩流,
以防止險情惡化。
清水漏洞群要采用粘土外幫阻滲。
搶護漏洞切忌在漏洞出口打樁,填土封壓或采取高圍井蓄水平衡水壓方法,前者只會促使險情擴大惡化,后者工作量大,防守不易,萬一蓄水潰井,險情會突然惡化,甚至決口。
跌 窩
險情說明 由于堤身有隱患或質量太差,汛期受水浸泡后,抗剪強度減
弱,堤頂或內外坡局部地方發(fā)生突然塌陷,形成方圓不等、大小深度不一的凹坑,叫做跌窩。
原因分析:
白蟻蟻巢、鼠、獾等洞穴,汛期受水浸泡后,形成跌窩。
修堤質量太差,回填不密實,土塊架空,堤身受水后,局部塌陷,形
跌窩。
堤內隱患未徹底清除(如過去搶險用的柴草、梢料,事后未徹底翻筑
或堤內埋有墳墓、樹根,日久腐爛,形成空洞),受水后塌陷。
渾水漏洞不斷發(fā)展,堤土被沖蝕,形成空洞,造成局部塌陷。
一般說來,因蟻穴、獾洞形成的跌窩,多發(fā)生在堤身上半部;伴隨漏洞出
現(xiàn)的跌窩發(fā)生在堤坡及堤腳,并與漏洞在一條線上。
搶護原則 跌窩是局部塌陷,為防止流浸蝕繼續(xù)擴大,應及時翻填。如果是伴漏洞而發(fā)生,就要配合漏洞險情進行處理。
搶護方法:
1、堤身發(fā)生跌窩,沒有伴隨漏洞的坑內松土清除,用粘土填實還原即可。
2、跌窩發(fā)生在堤內坡漏洞出口處,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窩,應配合搶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同時,再將跌窩內的松土清除,回填粘土夯實。如外堵止水無效,必須將跌窩內的松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卵石等做倒濾,制止漏水帶出泥土,以穩(wěn)定險情。洪峰過后,江水退至跌窩底部以下時,應立即組織力量,追趕翻筑,高質量回填還原。
3、跌窩發(fā)生在堤外坡水下部分,堤內有漏洞出口的,可用袋土、棉絮、油布等物將跌窩填實蓋嚴,再加做粘土外幫閉氣。同時堤內漏洞出口要做到倒濾井。
4、如跌窩發(fā)生在堤身單薄、堤面較窄的堤頂或外坡上,要翻筑時,翻筑前應加做足夠的粘土外幫,或袋土圍堰以保證開挖時的安全。開挖后應先消除隱患,有漏洞而且繼續(xù)流水的應將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實。
跌窩
險情說明 汛期堤身或外灘發(fā)生局部塌洞叫做跌窩。
原因分析 發(fā)生跌窩的原因有:白蟻、蛇、鼠、獾之類在堤內打洞,或筑堤時土塊架空末經夯實,遇江水高漲,江水灌入,或雨水泡浸使洞周土體浸軟而形成局部陷落,所以跌窩伴隨漏洞而發(fā)生。
跌窩險情的發(fā)生主要由堤身隱患引起,所以在平時應注意加強捕獾、滅蟻工作。解放以來,在發(fā)動群眾捕捉獾獸,翻筑獸穴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滅蟻方面,近年來荊江大堤修防單位研究從發(fā)現(xiàn)蟻被、蟻線(白蟻蛀蝕過的松散土粒成片的叫做蟻被,成線的叫做蟻線)的方法,尋找蟻洞,再采取抽槽翻筑,取得很好成效。這是防止或減少汛期發(fā)生跌窩、漏洞的積極有效措施。但由于堤線很長,危險堤身的害蟲害獸仍會有滋生或轉移,所以對汛期發(fā)生跌窩險情仍須予以重視。
搶護原則 跌窩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蝕繼續(xù)擴大,應及時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隨漏洞而發(fā)生,故宜配合漏洞險情進行處理。
搶護方法 將荊江大堤對于跌窩搶護的經驗作為處理跌窩的參考:
1.跌窩發(fā)生在堤頂附近內坡,跌窩內沒有漏洞,將坑內松土清除,用好土填實還原即可(圖14)。
圖14
2.跌窩發(fā)生在堤內坡,堤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窩,應配合搶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須與外堵漏源同時進行搶救時,可將跌窩內松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磚渣、卵石等做成倒濾井,以制止漏水帶出泥土,穩(wěn)定險情(圖15)。
(汛后水落應隨即翻筑跌窩,窩內漏洞可追趕翻筑的應予追趕翻筑,再將跌窩內松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實。)
圖 15
3.跌窩發(fā)生在堤外高灘或外坡上,堤內并發(fā)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灘上筑袋土圍堰高出水面,抽干圍堰內積水,沿跌窩部分進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隱患后,予以回填(圖16)。
圖 16
4.如跌窩發(fā)生在堤身單薄、堤面較窄的堤頂上,挖填前應加做外幫,以保證開挖時的安全。開挖時應先清除隱患,有漏洞的,要先將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實(圖 17)。
圖 17
5.如跌窩發(fā)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將跌窩填實,再加做外幫(圖 18)。
圖 18
涌(翻砂鼓水)
險情說明 管涌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況下水流從河岸沿著堤基土壤空隙流向下游(即滲流),因其受著周壁的限制,有點類傾管道中水流,特別滲水流經強透水層,經地下流入堤內后,仍有很大壓力,如沖破了粘土復蓋層,將下面的粉砂、細砂帶出來,發(fā)生冒水涌砂的現(xiàn)象即稱管涌(它是“流土”和“潛蝕”兩種不同含義險情統(tǒng)稱),也叫翻砂鼓水。管涌險情的發(fā)展,以“流土”最為迅速。它隨著外江水位上升,涌水量及其夾砂量不斷增多,不斷發(fā)展,如將附近堤(閘)基下沙層淘空,就會導致堤(閘)身驟然下挫,釀成決堤災害。因此管涌是一種最嚴重的險情。一旦發(fā)現(xiàn),不論距堤遠近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果斷迅速的予以處理。
(注) 流土和潛蝕大致可以區(qū)別如下:
。1)粘性土層下面粉沙或細沙層顆粒大小均勻且無粘性,在很小滲透壓力下就會被破壞,是為流土。
。2)如粉砂、細沙顆粒填充在成為骨架的沙礫、卵石層的空隙中,被滲水壓力破壞時,僅是將這種細顆粒隨涌水帶走,沒有破壞它的骨架是潛蝕。
原因分析 江漢平原屬沖積層,表面是粘性土,往下是粉沙、細沙等,沙層間也有粘性土夾層的,再往下則是沙礫及卵石等強透水層,在河床中露頭與河水相通。
在汛期高水位時由于滲水流經強透水層壓力損失很小,堤內數(shù)百米范圍內沾土層下面仍承受相當大的水壓力,如果這股水壓力,沖破了粘土層,就會使下面的粉沙、細沙隨滲水流出(在沒有反濾層保護的情況下),發(fā)生管涌。
凡江河湖堤內,表面粘土層不能抗御下面水壓力而遭到破壞的原因大致為:
外江水位升高,滲水壓力增大,相對形成堤內粘土層厚度不夠。
歷史上潰口段內粘土層遭受破壞,復堤后,堤內留有淵潭。
歷年在堤內外取土加培堤防,將粘土層挖薄。
建閘后渠道挖方或水流沖刷將粘土層破壞或減薄。
由于在堤內附近打井鉆孔或勘探爆破孔封閉不實。
由于修筑地下工程或其它原因使堤內粘土層遭受破壞的。
堤身修筑在沙層上,未經處理或處理不好的。
搶護原則 制止涌水帶沙,而給滲水留有出路。這樣既可使粉砂、細砂不再被破壞,又可以降低附近滲水壓力,使險情得以穩(wěn)定。
搶護方法 管涌屬于潰口性的嚴重險情,必須提高警惕,慎重對待,及時處理,搶護脫險。較為有效的搶護方法有:
1、對嚴重管涌險情在翻砂鼓水處做圍井倒濾(同搶護漏洞的圍井倒濾一樣做)。
2、對一般管涌險情在翻砂鼓水處不筑圍井,直接填反濾料也可,叫做倒濾堆。搶護漏洞的做法一樣。
3、圍堰蓄水:如管涌發(fā)生在渠道內,有條件的可做圍堰或關閉節(jié)制閘,以抬高水位,蓄水反壓。對管涌出口也要進行倒濾處理。
4、堤內填塘:如果冒水不大,就從堤腳起向內縱深填塘,寬10~20米,長度視順堤坑塘而定,高出水面0.5米,土質要求半透水性,以免抬高浸潤線。 如果翻砂鼓水嚴重,可先圍井倒濾,再填塘固基。
5、搶護脫險后仍應加強防守,注意觀側周圍的變化和滲水流量與江水漲落的關系,以供汛后處理作參等。
搶護管涌險情,切忌采用高圍井平衡水壓封堵出口的方法,發(fā)生在渠道坑塘
內的管涌險情,也切忌抽水處理。
閘險情的搶護
險情說明 在汛期,堤上涵閘建筑物和堤防一樣是用來擋水的。但由于它的結構和建筑材料與相連結的土堤不同,所以在它與土堤、土基結合部位往往容易形成薄弱環(huán)節(jié),而發(fā)生險情;所有這些險情發(fā)生的原因,搶護原則,基本上與在土堤上發(fā)生的其他險情大體一致,本節(jié)不再重復。但在搶護方法上需適應建筑物的特點,F(xiàn)將涵閘常見險情的搶護方法,分別介紹如下:
管涌(翻砂鼓水):
1、閘內渠道,發(fā)生管涌的,可以按處理一般管涌的方法;在出險渠道段填倒濾層。渠道內有節(jié)制閘的,可以關閉節(jié)制閘,以抬高渠道水位。如果沒有節(jié)制閘的,可在渠道內筑壩抽水反壓,以達到抬高渠道水位,減低滲水壓力,穩(wěn)定險情。不過單靠抬高水位來穩(wěn)定險情對堤身不利,而且筑壩工作量也大以填筑倒濾井為好。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是做倒濾井和蓄水反壓兩種方法同進行,這較安全可靠。
2、涌孔中發(fā)生在閘底沿止水縫處,可用圍井倒濾來處理。
漏水:
迎河堵漏。如漏水口發(fā)生在水平或緩坡部位,搶護方法可參照漏洞一節(jié)介紹的方法進行。如洞口發(fā)生在建筑物直立部位,可用棉絮等軟體物堵塞。
閘內漏洞出口處進行倒濾措施。如出現(xiàn)在八字墻與填土接合部位,不便圍井的,可以填反濾料,并注意將漏水妥善導開,以免沖刷下面土坡。
閘門橡皮封閉不嚴漏水,用棉絮堵塞。
閘底因石子卡住閘門放不到底,可將閘門稍往上提,沖去石子再關,如果還是關不下去,就用尼龍袋裝適量粗沙堵塞。
如果閘身洞內漏水(伸縮縫或其它),就必須在內部抬高水位,蓄水反壓。必要時搶筑外幫,進行封閉,以策安全。
當涵閘建筑物附近發(fā)生管涌或漏洞險情時同,應注意檢查閘身有無下挫,或
由于閘基淘空引起不均勻沉陷,使閘底板折斷、裂縫涌水情況。如果發(fā)生上述情況已影響到閘身安全的應將漏洞、管涌險情妥善處理,并根據(jù)水情、險情在閘外搶筑圍或者填土筑外幫封閉。
7、搶高堤頂
搶情說明 根據(jù)預報,洪水有上漲趨勢將有超過堤頂高程的危險。應搶高堤頂,以免堤防漫潰。
搶護原則 為了防止堤防漫潰,而在時間上又來不及把堤身全部加高培厚。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先在堤頂搶筑子堤,攔住洪水,不使漫溢。
搶護方法 子堤應在堤頂外側搶做,至少要離開堤肩0.5米,以免滑動。堤后留有余地,便于防汛人員來往奔走,無所阻礙。要根據(jù)土方數(shù)量及就地取材的原則。確定施工方法,并適當組織勞力,要全段同時開工分層填筑,不能等筑完一段再筑另一段,以防洪水從低處漫溢而措手不及。
1、純土子堤
在堤頂外側,距堤肩0.5米處下腳,以防滑動?康虄燃缫糇叩(最好留汽車道),以適應防汛搶險時運送物資器材的需要。子堤高度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這類純土子堤只能用于風浪不大的堤段。施工時必須注意清基、松土夯實。
2、袋土子堤
一般用于堤頂不寬取土困難和風浪沖擊較大處,用草袋、麻袋、尼龍袋等,裝土七成,封口后,在臨水面外肩向內留0.5米開始疊砌(袋口向內),要相互搭接踩緊。當進行第二、第三層疊砌時,要注意袋土往內縮進一些,袋縫錯開,內側填土,至達到高度為止。
3、梢料子堤
堤頂不寬,風浪較大,洪水有漫堤頂危險的堤段,可用梢料包土,捆扎成柴枕,安放在臨水面,用木樁固定,枕后用土填筑。
其他如果木板、門板等擋浪的搶護方法,救急的時候均可應用。
4、從大堤本身借土搶做子堤
在情況緊急,附近又無土可取的條件下,可暫時借用堤身內肩部分土料(允許搶挖浸潤線以上的部分)。但是,(1)不能影響大堤本身安全;(2)不有影響交通,用后要盡快補還。如堤頂太窄,就不宜采用。
5、預備土
在汛前加固和歲修以后對一些無土可取的危險堤段,事先堆放部分預備土,以備高水位時急需之用。但堆放預備土時,應盡量不占用堤面寬度,以免防礙交通,堆放位置以堤內肩斜坡為宜。
8、 防 浪
險情說明 在汛期中,不面較寬風浪較大的堤段,被風浪沖擊淘刷,堤外坡土粒易被水流沖走,輕則把堤坡沖刷成浪坎,甚者使堤身發(fā)生崩塌險情,繼續(xù)發(fā)展可使堤身嚴重破壞造成潰口。所以,防浪措施在抗洪斗爭中也是一個不容易忽視的重要問題。
搶護原則 為了防止風浪對堤防的破壞,搶護的原則是削減風浪的沖力和加強堤坡的防護。
搶護方法 大體分為兩類:一是預防,二是臨時搶護。
1、預防:防浪工程仍應以預防為主,搶護為輔。在受風浪襲擊較嚴重的堤段,在堤外灘地上栽植適當寬度的防浪林或蘆葦帶,堤坡上植護堤草皮。樹、草長好了,不但汛期能有效的防御風浪,保護堤身安全,而且還是防汛器材的來源并增加經濟收入。還有砌坦護坡工程,如干砌、漿砌、預制塊護坡及塊、卵石混合等,都屬于永久性防護工程一。
2、臨時搶護:臨時應急可采用柴枕、袋土、樹梢等方法防浪,比較有效。總的原則應是就地取材,施工簡便,收效顯著。具體措施可靈活選用。
A)活動柴枕防浪
方法是用樹枝或崗柴等軟體材料捆扎成直徑為0.5米左右,長幾米的柴枕水面,用繩系在堤身的木樁上,使枕隨水浮沉和隨水漲落而移動,以消減風浪的沖力。風浪大時,可以多放幾個枕,并用竹木捆扎成排。
B)袋石、袋沙、袋土防浪
這個方法很簡單,即用袋裝卵、碎石或磚渣及土排列在堤坡上。
C)掛柳防浪
在堤坡水面上放置枝葉茂密的樹頭,樹梢向下放入水中,用鉛絲將樹桿栓在堤坡或堤面的簽樁上,樹梢下端可用塊石壓沉。
D)填補浪坎
堤坡如已打成浪坎,可用草袋裝土或裝石填補。早些年代還用柴排、木排等防浪的辦法,現(xiàn)多已不用。
9、搶護堤岸崩塌
險情說明 河道彎曲部份凹岸一側受到急流沖刷,掏空堤腳或岸坡造成堤岸崩塌險情。
原因分析 當水流經過彎曲河段,凹岸迎流頂沖,岸腳泥沙遭受水流淘刷,并且愈演愈烈,導致堤岸崩塌。在一般情況下,高水位時頂沖點在凹岸下段,中、低水位時頂沖點逐漸上移。由于水流沖刷堤岸,堤腳被淘空陡立,當水位高時,因受水的抑制作用,堤岸崩塌情況發(fā)生較少。如果水位陡降,堤岸失去水壓支持,加之岸土含水回滲,在堤岸腳已被淘空的堤段,必然發(fā)生崩塌險情。再是當高水位時,河寬水深,風浪大,堤身受風浪的反復侵襲,對于含粉土、砂粒的堤岸也極易被風浪淘洗成為陡坎,逐漸刷深,以致崩塌。此外灘岸含沙土太重,邊坡甚陡,受水位急漲急落,河流沖刷侵蝕,淘空岸腳,而且由于土壤含水量大,抗剪力減弱,灘岸失去穩(wěn)定,就會整塊下塌。
搶護原則 是“護岸先護腳”。就是搶護時,必須注意護好岸腳、堤腳,如果護岸不護腳,堤岸頭重腳輕,還要繼續(xù)崩塌。其次是掛柳緩流與幫厚堤身。
搶護方法
拋石或拋籠護腳
方法是水下拋石,使塊石在水下形成一個自然坡度,這樣水下就有一道塊石防沖層,可以防止淘刷。如果流速較大,塊石下水后會被水沖走時,可把石頭裝在竹籠或鉛絲籠里再下拋。
拋枕護腳
做法是用柳樹枝或用蘆柴等扎成直徑0.15米左右,長5~10米的小把,鋪9~10個小把在地上,中間放塊石,用鉛絲或麻繩捆緊成枕。枕的直徑一般是0.6~1.0米,長5~10米。
沉柳
把大樹從腰部整個砍下來,留存枝葉茂盛的樹頭,確定沉柳位置后,在離崩岸約5米處打簽木樁兩個,樁距應小于柳樹長度,用鉛絲將柳樹系在岸樁上,用石籠或大塊石系于樹頭上,位置正確,剪斷岸樁鉛絲,成排成列按計劃沉到水底。如果多層進行,直徑防護面完成為止。
外削內幫
崩塌險情嚴重,連堤坡也發(fā)生崩塌時,除拋石固腳外,還要進行外削內幫。將崩塌堤岸水上部份的土進行外削,以減輕上部重量,并在內坡加大堤身斷面,以增強抗洪能力。如果崩塌險情特別嚴重時,還要考慮移堤還灘。
10、 搶護堤身裂縫
險情說明 堤頂或堤坡發(fā)生裂縫,裂縫與堤線大體垂直的叫做橫裂縫;與堤線大體平行或成弧形的,叫做縱裂縫。
原因分析 造成堤身裂縫的原因很多。橫斷堤身的裂縫多半是由于修堤時兩段接頭不好,夯壓不實造成的?v向裂縫,有的是因背河堤腳附近有坑塘或部分堤基沉陷造成的;有的是因為堤坡過陡,河水降落過快造成的;有的是加修內外幫時新老土結合不好,沉陷不勻而造成的;也有的是因為堤身滲水嚴重逐漸發(fā)展造成的。另外還有因堤身有隱患在堤面或堤坡發(fā)生局部沉陷而出現(xiàn)裂縫;還有因粘性土壤干燥收縮,堤身表面產生龜裂。
搶護方法
1、堤身表面龜裂細小的,可以不加處理;大的(裂縫寬度超過5mm的)要抽槽填土夯實。
2、堤身發(fā)生橫斷裂縫,有可有與河水聯(lián)通,這是很危險的,不管裂縫大小,必須馬上在堤外做外幫,截斷水流,再開挖填實。
3、因堤腳有坑塘而產生的縱向裂縫,要先填坡固基,再翻筑堤身裂縫。
4、如堤坡過陡產生的縱向裂縫,要做幫坡(堤外有洲灘時內外均可使用),再翻填裂縫。
5、如新老土結合不好,沉陷不勻產生的縱向裂縫,只抽槽填縫就行了。
6、由于堤身滲水發(fā)展而形成的縱向裂縫,可以參照搶護堤身脫坡險情的辦法處理。
7、如果堤外無灘,河泓逼近,堤土含砂量重,坡腳淘空,頭重腳輕,產生堤身縱向裂縫或弧形裂縫,是外崩的先兆,必須及時在堤外用塊石固腳,削坡減載,抽槽填縫;在堤內加做內幫。情況特別嚴重的還要移堤還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