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水資源結構的分析法,揭示出流域水流失的意義;利用水流失的特征指標與土壤侵蝕的特征指標結合水流失與土壤侵蝕的表征,針對貴州水土保持建設工作對水土保持中水保與土保的關系進行探討。 
關鍵詞:水資源結構;水流失;土壤侵蝕;水保;土保;水土保持 
  0引言 
  本文通過利用水資源結構的分析法,揭示出流域水流失的意義;利用水流失的特征指標與土壤侵蝕的特征指標結合水流失與土壤侵蝕的表征,針對貴州水土保持建設工作對水土保持中水保與土保的關系進行探討,總結如下: 
  1水流失的含義 
  水流失指的是原本能利用并且應該利用的水資源散失。水資源中原本能利用并且應該利用的是哪些部分呢?這就屬于水資源結構的范疇,以下將對于水資源結構對水流失的影響作出探討。 
  1.1 水資源結構的分析法依據(jù)水資源的服務功能及對象的差異,河流水資源可分類為資源水(消耗資源水、潛在資源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水及災害水等若干部分。流域水資源結構的分析可通過資源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水、災害水三個方面綜合考慮,而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水的分析需要從湖泊、植被、河道、濕地、城市這五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需水方面進行考慮。通常情況下,小流域中的濕地、湖泊、城市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分布較少,因此,通常對于小流域的水資源結構分析,主要從河道與植被這兩大系統(tǒng)進行考慮。 
  1.2 水流失引起的水資源結構變化流域水流失可對加劇水資源的時間分布的不均勻度造成直接影響,也就是汛期的徑流量會不斷增加,同時枯水期的徑流量相應減少,對流域水資源結構影響重大。人類活動也可造成水土流失,主要是對地面的自然植被進行干擾與破壞,非治理溝的植被覆蓋率對比治理溝往往較低,同時河道的輸沙量往往較高,導致植被生態(tài)用水顯著減少,對流域水資源結構也有重大的影響。與此同時,由于水土流失的不斷加劇,汛期流量不斷增加,枯水期的流量不斷減少,導致在汛期時,以災害水與潛在資源水的形式,并對比消耗資源水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水要多的水量從流域輸出,其中有部分的水資源是屬于可利用及應該利用卻未能被利用的。 
  1.3 水流失與水保持的關系從水資源的轉化結構進行分析,水流失的本質是由生態(tài)環(huán)境水向災害水與潛在資源水進行轉化。根本原因是由于在時間分布上水資源不均勻,并持續(xù)加劇造成的,以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是其最大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水由于受到擠占,引起流域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逐漸退化,隨著水流失的情況日益嚴重,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甚至威脅到正常的社會經濟用水。水保持是為了阻礙上述水流失的過程,根本目的是為了保障流域正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 
  2水流失的表征 
  水流失的本質是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用水的流失,而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用水量直接反映著水流失的嚴重程度,因此可從其構建的表征對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對用水量相關指標進行表征出水流失的嚴重程度。各類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方面的作用大小均能采取一個反映其作用能力的權重與其面積進行表征,從而分析出構建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的特征指標(Eco-environmental Water Use Indicator),公式如下:EWUI=(∑ei·Si/s)×100%,其中EWUI指的是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的特征指標;∑ei指的是第i類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對于流域中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的重要性權重,能經層次分析法進行確定;Si是第i類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面積,s是流域面積,能經土地覆蓋圖計算獲得,可見式中EWUI與水流失的嚴重程度間是成反比例關系,也就是說EWUI的值越大,表明水流失的嚴重程度就越為輕微。 
  3土壤侵蝕的表征 
  影響土壤侵蝕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土、地形、植被、降雨及人類的活動,在上述五個影響因素中,針對某一特定的流域,地形、降雨及土壤這三個因素,以長時間的觀察來評價其變化較小,相對穩(wěn)定,可作為常量。植被的因素對于土侵蝕的影響主要由植被覆蓋與其類型來決定,人類的活動是通過對流域下墊面的生態(tài)進行改變造成土壤侵蝕的影響,以上兩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對流域土地的利用結構及其變化作為反映。因此,采用水特征的指標EWUI對于特定流域進行分析,土壤侵蝕的變化情況主要由土地的利用結構及其變化來決定,并且有相關研究表明,若保持其它因素不變,土壤侵蝕在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中的特征有顯著的差異。因此,倪晉仁等在紙坊溝的流域土壤侵蝕動態(tài)評估中指出,可利用層次分析法對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對于土壤侵蝕的權重進行確定,分析出土地利用的結構特征指標S,對土壤侵蝕量的相對大小進行表征,公式如下:SI=(∑wi·Ai/A)×100%,∑wi指的是第i類的土地利用類型對于土壤侵蝕的權重;Ai指的是第i類的土地可利用類型的面積;A指的是流域的總面積,可見式中的流域土壤侵蝕與田之間是成反比例的關系,表明田的值越大,流域土壤的侵蝕情況就越輕微。 
  4水流失與土壤侵蝕之間的關系 
  從水沙運移的機理角度探討,水蝕區(qū)發(fā)生土壤侵蝕是水流運動的必然結果,同時流域水流失的日趨嚴重也必然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蝕現(xiàn)象,因此,土壤侵蝕與流域水流失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關系。從水土保持的角度進行探討,保持土壤的最終目的及根本要求是盡可能地減少水流失,從根本上起保水的效果。因此,水土保持必須具有一定的水資源作為付出代價,而此部分的水資源就屬于水土保持用水,水土保持用水對于流域下游的水資源利用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5小結 
  本文通過探討分析流域水土保持中水保與土保的關系,為貴州水土保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提供出科學的依據(jù)。指出了必須通過調動群眾共同進行水土流失的治理,積極做好水土保持的各項前期工作,認真貫徹并落實預防為主的水土保持的基本防治方針;全面加強對于開發(fā)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方面的監(jiān)督,實施水土保持方案中的“三同時”制度,遏制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 
  參考文獻: 
  [1]馬樂寬,倪晉仁,李天宏,論流域水土保持中水保與土保的關系[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09,17(6):820-826. 
  [2]王禮先.中國水利百科全書水土保持分冊[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3]李玉山.黃土高原治理開發(fā)與黃河斷流的關系[J].水土保持通報,1997, 17,6: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