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一詞最早見于戰(zhàn)國末期問世的《呂氏春秋》中的《孝行覽·慎人》篇,但它所講的“取水利”系指捕魚之利。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寫成《史記》,其中的《河渠書》是中國第一部水利通史。該書記述了從禹治水到漢武帝黃河瓠子堵口這一歷史時期內一系列治河防洪、開渠通航和引水灌溉的史實之后, 感嘆道:“甚哉水之為利害也”(水的為利為害太大了!),并指出"自是之后,用事者爭言水利"。
因此,“水利”一詞就具有防洪、灌溉、航運等除害興利的含義。
水利一詞可以概括為:人類社會為了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采取各種措施,對自然界的水和水域進行控制和調配,以防治水旱災害,開發(fā)利用和保護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