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動下,建筑行業(yè)成為我國國民生活質量和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為了滿足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高層建筑也隨之出現,在高層建筑的軟土地基施工中,因軟土地基的特性,對高層建筑的施工也更加嚴格,以合適的施工技術來盡量減少軟土地基對高層建筑施工質量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高層建筑;軟土地基施工;技術要點

1軟土地基的特點性質

在軟土地基中,淤泥或者淤泥質土是主要的軟土類型,其透水性較差,因此使得軟土地基在施工過程中無法及時的排水。軟土地基也不是由單一的土質構成的,土質的多樣性決定了軟土地基受力不均的特性,在施工過程中極易因這特性出現坍塌問題。軟土地基除了強度過低之外,其還十分易壓縮,在施工過程中一旦上體建筑質量過大,地基就會出現沉降,從而影響高層建筑的施工質量。

2高層建筑中軟土地基處理存在的問題

在高層建筑軟土地基處理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地基勘測資料的不足、前期施工準備的不足、填料方式的不正確等。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須要對周圍的環(huán)境、地質、地貌等進行詳細的勘測研究,讓所得到的數據嚴格、真實,但部分施工隊沒有經過實地勘測,只是通過對施工地區(qū)的地質勘測資料了解就開始施工,為施工的質量和安全埋下了極大的隱患。由于高層建筑的軟土施工工序較為繁瑣,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所有施工準備和風險應對措施,但大部分工程施工隊并沒有對此進行全面的考慮,準備工作不夠充分。此外,工程施工中還要以填料來加強地基的強度,并對軟土地基表層擁有較高強度的土層進行合理應用,但從目前的工程施工隊施工情況來看,這些工作實施的都不夠理想。

3高層建筑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要點

3.1軟土地基的換土墊層技術

在高層建筑軟土地基施工中,由于軟土地基的特性,施工隊要利用換土墊層技術來改善軟土地基的強度,使其達到工程施工要求。軟土地基的換土墊層技術主要施工方法是將軟土地基不合適的土層進行清理,而后選擇質地堅硬的砂石或者是工業(yè)廢棄料對清理后的土層進行夯實,以保證軟土地基的強度和硬度能得到提升,并且能改善軟土地基的排水性,加強軟土地基的承載力,避免沉降現象的出現。換土墊層技術墊層的選擇要以軟土地基土層情況為主,墊層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

3.2軟土地基的水泥攪拌樁技術

軟土地基的水泥攪拌樁技術方法較為簡便,是高層建筑遇到軟土地基時常用的一種處理方法,但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水泥攪拌樁技術主要是在軟土地基的土層深處傾倒入水泥,而后對水泥進行充分的攪拌,讓軟土地基的土層在水泥攪拌過程中同其進行融合,從而達到改善軟土地基特性的目的,提高軟土地基的強度以及承載能力,更好的進行后續(xù)的施工。通過水泥攪拌樁技術,軟土地基對高層建筑施工所帶來的威脅能得到部分改善,但由于軟土地基不只是單一土質結構構成的,因此在施工前還要對水泥同土層之間的配合比進行詳細計算,并對不同的土質進行辨別,選用不同的處理方法處理,過程較為繁復困難,這也是水泥攪拌樁技術存在的缺陷之一。

3.3軟土地基的石灰攪拌樁技術

除了水泥攪拌樁技術之外,還有軟土地基的石灰攪拌樁技術。石灰是改善軟土地基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石灰攪拌樁技術即在軟土地基樁基施工當中,對地基部分添加入石灰,以其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來達到提升軟土地基穩(wěn)定性和強度的目的。石灰的質量對軟土地基穩(wěn)定性和強度的提升效果影響非常大,因此在對石灰進行選用時,一定要非常嚴格,并同施工前所勘測的地質、環(huán)境情況,所得到的化學參數、物理參數等進行詳細對照,嚴格按照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指標摻入石灰,保證軟土地基中的石灰達到合適的指標,在石灰開口之后盡量于三個月之內使用完畢,防止石灰因長期暴露空氣中還發(fā)生質量變化。石灰的選擇主要以雜質少、粒度小的石灰為主,這可以防止在反應過程中出現石灰團聚的現象。

3.4軟土地基的砂石墊層換填技術

軟土地基的組成較為復雜,其土質結構不同,砂石的粒徑、種類也完全不同,而不同的砂石也會讓軟土地基各地區(qū)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不同,因此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就要對軟土地基的砂石層進行換填。在砂石墊層換填中,要注意砂石墊層同砂墊層水平高度的一致,如果兩者的標高不同,那么就要依照砂石墊層的深淺層次進行換填,并保證在各個施工工段砂石的充分搗實。

4結束語

軟土地基透水性差、不穩(wěn)定性、強度過低等都會對高層建筑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造成影響,因此高層施工隊在施工過程中要先針對軟土地基的特性進行解決,提升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承載力、強度,才能建造出高質量的工程。

參考文獻

[1]劉佩松.論高層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探究[J].數碼設計,2017(10):114-115.

[2]康健.建筑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研究園地,2017(10):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