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灌漿法提高灌注樁的承載力
關鍵詞:灌注樁;承裁力;有容器灌漿
1、概述
鉆(沖、挖)孔灌注樁,從20世紀60年代初在河南省南陽地區(qū)研制應用以來,因其具有眾多的優(yōu)點,已廣泛應用于包括軟土、黃土、膨脹土等特殊土在內(nèi)的各類地基和工業(yè)、民用、市政、鐵路、公路、港口等各類工程實踐中。和預制樁相比,鉆孔樁施工時無噪聲、無振動,對周圍建筑及環(huán)境影響小,樁徑大,入土深,承載力大。據(jù)文獻[1]統(tǒng)計,我國鉆(沖)孔樁最大樁徑已達到4000mm,最大樁深已達104m,而鋼管樁最大樁徑為1200mm,最大樁深為83m,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最大樁徑為1300mm,最大樁深為40m。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伴隨著高層建筑,大跨度橋梁的興起,對樁基礎的承載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大直徑灌注樁因此得到快速發(fā)展,樁長和樁徑也越做越大。然而,在現(xiàn)有的各種成樁方法中,鉆孔樁雖有許多優(yōu)點而被廣泛采用,但在施工中卻難以避免泥漿的影響,這不僅降低樁承載力的期望值,而且造成材料的嚴重浪費。人工挖孔樁因難以達到更大的深度,其承載力也難盡如人意。鑒于灌注樁的這種現(xiàn)狀,如何提高樁的施工工藝水平,使投入的材料得到更為合理的利用,以大幅度提高單樁承載力,就成為工程界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
2、影響鉆孔灌注樁承載性能的因素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地質(zhì)、施工機械的影響,常造成樁底虛土(軟弱層段),其厚度一般為0.2~0.5m,厚者可達Im。特別是松軟地層中鉆孔,用泥漿護壁,孔底沉渣更不可避免;即使經(jīng)過特別仔細清孔,清孔后至灌注混凝土前,仍會沉淀一些沉渣,且在成孔過程中,都普遍存在對孔壁和孔底土層的擾動。所有這些都影響了鉆孔灌注樁承載力的發(fā)揮。
樁的靜載試驗表明,鉆孔灌注樁的端承力僅占其極限荷載的15%~35%,側(cè)阻與端阻的發(fā)揮存在不同步現(xiàn)象。要充分發(fā)揮側(cè)摩阻力只需幾個毫米的樁頂位移,而要充分發(fā)揮端阻力的作用,需要達到樁徑的10%—30%的樁頂位移[2]。這么大的位移在工程上是不允許的。樁達到破壞時,側(cè)摩阻力達到極限而破壞,而端阻力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其潛力卻很大。這就是鉆孔灌注樁承載力上不去的原因。
研究表明,樁底虛土的存在,不僅影響端阻的發(fā)揮,也使側(cè)摩阻力受到損失[3]。樁周軟弱夾層的存在,使得樁體與土體之間的摩擦性質(zhì)發(fā)生改變,對于以樁土之間通過摩擦傳遞荷載來講,是非常不利的。這正是鉆孔灌注樁承載效益不高的另一原因。
3、提高鉆孔灌注樁承載力的對策
根據(jù)以上鉆孔灌注樁承載力上不去的原因分析,工程界出現(xiàn)的一些提高樁基承載力的方法,大體上都是圍繞消除樁底沉渣、樁周軟弱夾層而設的。
(1)預加載法:預先對樁底進行預壓,使樁底虛土壓密,提高樁的承載力。但費時、費錢,且不易實施。
(2)擴大端承面積。即擴底樁,在過去的工程中用的較多,但對樁底虛土的存在仍無能為力。
(3)砂襯樁技術(shù):該法用于沉管灌注樁,施工時,利用雙層套管在樁周圍灌砂,成為砂套約3~10cm,砂套的存在可提高樁側(cè)壁的摩阻力。
(4)灌漿技術(shù):灌漿法可分為先灌漿法和后灌漿法。先灌漿法是在鉆孔樁成孔后至灌注混凝土前進行灌漿,即將噴頭鐵管放入孔底插入虛土,噴射水泥漿,使樁底虛土與水泥混合,最后再灌注樁身混凝土。
后灌漿法是在樁身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進行灌漿,根據(jù)灌漿位置不同,分為樁的側(cè)壁灌漿和底部灌漿。底部灌漿又可分為有容器灌漿和無容器灌漿。根據(jù)灌漿壓力的大小又可分為低壓灌漿和高壓灌漿,灌漿方式和范圍的不同,其機理和效果也是不同的。
文獻[4]、[5]中,均屬于后壓漿,低壓無容器灌漿。多年來,工程界這樣的實踐很多。一般經(jīng)過灌漿處理,樁的承載力可提高20%~30%c[5],多者可達60%~70%,但其提高承載力的機理研究成果尚未看到報道,且壓漿量的多少,壓力的大小與承載力提高的定量關系更未看到報道。
4、我們在后灌漿、樁底高壓灌漿方面所做的工作
從1989年開始,省交通廳與西南交大合作,進行樁基礎理論在工程中應用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一些重要成果。用壓力灌漿法大幅度提高單樁承載力,就是其中一項。該成果于1995年5月通過鄭州鐵路局與西南交大聯(lián)合組織的鑒定,1998年7月通過鐵道部的鑒定。該成果的原理是通過樁端和樁周壓力灌漿壓密土層,改變樁的邊界條件并擴大樁的實際支承面積,達到提高樁的承載力的目的。
一般而言,粗粒土中壓漿的效果比細粒土中的效果好,在同等條件下,當樁位于砂性土中時,經(jīng)該工藝處理后的樁的承載力可達未灌漿樁的承載力的2倍以上,而當位于黏性土中時,則與土的性質(zhì)密切相關,試驗數(shù)據(jù)離散性較大,但一般也可提高30%以上。
鐵道部的鑒定意見指出:該成果“形成了一套具有理論基礎的實用技術(shù),成果豐富了樁基工程的理論和實踐”。“該研究成果整體技術(shù)處于國內(nèi)領先水平,其中樁端壓漿技術(sh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們深信,該項成果的推廣應用,可以加快施工進度,節(jié)約造價,必將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5、樁底壓力灌漿
樁底壓力灌漿就是在普通樁樁底,預先安放一個灌漿腔,這種腔是由彈性材料制成,在壓力作用下把漿液灌入灌漿腔,腔體膨脹,也即用漿體取代并壓密了樁底沉渣及土體,在壓密的同時,土體及沉渣排出部分孔隙水,隨著進漿量及壓力的增加,擴大頭逐漸形成,壓密范圍也逐漸增大。這樣,樁底壓漿不僅處理了沉渣,更主要是改變了土體的性質(zhì),有效地提高了承載力。
樁底壓力灌漿施工步驟:
(1)造孔:同于一般鉆(沖、挖)孔樁施工。
(2)下設灌漿腔及鋼筋籠:灌漿腔同鋼筋籠底部焊接在一起,一同下入孔中,同時安裝灌漿管,灌漿管由灌漿腔引出到地面以上。
(3)灌注樁身混凝土。
(4)樁底壓力灌漿:當樁身混凝土強度達到60%~70%后,進行樁底壓漿。壓漿程序為:安裝止?jié){閥(圖4)-連接灌漿管路——檢查壓漿泵及壓力表,使其處于完好狀態(tài)——沖洗灌漿腔——灌水泥漿——結(jié)束。
6、樁側(cè)灌漿
樁側(cè)灌漿就是在普通樁的基礎上,通過事先預埋的花管,把水泥漿液壓入孔壁之中。其作用:一是可以處理泥皮;二是可以擠壓樁側(cè)土體;三是可以形成凸出的漿液包;四是還具有滲透灌漿效果,所有這些均改善了樁與孔壁的接觸條件及土體狀況,借以提高整個樁的承載力。
樁側(cè)灌漿施工步驟:
(1)造孔:同于常規(guī)鉆(沖)孔樁施工。
(2)下設花管:四根花管均布綁在鋼筋籠外側(cè),其孔眼用橡皮箍綁緊,橡皮箍的作用是防止灌注樁身混凝土時,漿液進入花管內(nèi)。為了防止下設花管時孔壁對橡皮箍的損壞,在橡皮箍的下端綁有鉛絲防滑環(huán);ü芗颁摻罨\下設完畢后,即可進行樁身混凝土的灌注。
(3)樁側(cè)灌漿:當樁身混凝土灌注完12h后,即可進行樁側(cè)灌漿,灌漿分根分段由下而上進行。漿液水灰比為0.6,在漿液中摻入2.5%的膨潤土。
側(cè)壁灌漿后,其樁側(cè)極限側(cè)摩阻可增加一倍左右。
總之,當樁側(cè)壁與樁底共同壓漿,不僅大幅度提高樁端承載力,而且其側(cè)壁極限摩阻力大為增加。但側(cè)壁壓漿工藝復雜,不易掌握。樁底壓漿工藝相對簡單,易于掌握,效果顯著。
樁底壓漿還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即在動力荷載作用下幾乎沒有永久沉降。這個特性對于高速、重載鐵路建設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高速鐵路對于線路的平順狀況要求是很嚴格的。樁底壓漿在發(fā)揮材料強度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據(jù)統(tǒng)計,普通鉆孔樁單位體積可提供的極限承載力平均為251.3kN/m3,而壓力灌漿樁可達812.68kN/m3,后者為前者的3.2倍。這樣用樁底灌漿技術(shù)可解決普通鉆孔樁經(jīng)濟效益不甚高的矛盾,為鉆孔樁的廣泛應用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婁奕紅,劉喜元;樁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無界元分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4年02期
2. 周紅波;樁端后注漿鉆孔樁承載性能與注漿關系的數(shù)值模擬[J];工業(yè)建筑;2005年09期
3. 殷永高;;根式基礎及根式錨碇方案構(gòu)思[J];公路;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