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位于惠東縣白花鎮(zhèn)新民村南約500米的山體中,為上下行分離式的四車道高速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約80米。左線隧道起訖樁號為ZK146+525~ZK146+980;全長455m,設計縱坡為-0.5%的單向坡。小金口端洞口設計高程71.477米,凌坑端洞口設計高程69.327米;右線隧道起訖樁號為YK146+535~ZK146+995;全長460m,設計縱坡為-0.5%的單向坡。小金口端洞口設計高程71.047米,凌坑端洞口設計高程68.747米。 左、右線隧道均位于平曲線上,左線平曲線半徑為5000米,右線平曲線半徑為6800米,路線橫坡為2%。
青山隧道前一施工單位為長大四公司,由于質量等方面的原因于2001年4月底停工,停工時小金口端左線上臺階已進尺29.973m,下臺階進尺約2m;小金口端右線上下臺階均進尺51.482m。凌坑端左線上臺階進尺26.969m,下臺階未跟進;右線只完成了長管棚的施工,長管棚套拱未按要求施工完成。已開的三個洞口均未進行仰拱開挖施工。進出口端洞頂截水溝均未施工完成,由于截水溝滲水,兩端邊坡均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出口端右線邊坡坍塌尤其嚴重。
本標段路基為分離式路基,半幅路基寬13.0米,全長1.76Km,有鋼筋砼蓋板暗涵8道。前一施工單位停工時已完成路基挖方約4萬方,填方約3萬方及涵洞的部份工程。至我公司進場施工時本工程已停工半年多,路基填土已被嚴重沖毀,邊坡開挖與圖紙不符,已多處坍塌。
2.2、地形地貌
本標段為重丘區(qū)地形,山勢起伏較大,坡度陡緩不一,地形復雜,溝谷發(fā)育,溝內常年流水不斷。青山隧道進出口分別位于山體兩側的坡腳地帶,出口地形較進口相對平緩,地表植被發(fā)育。
2.3、工程地質與地震烈度
本標區(qū)域內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歷史上無大的地震災害記錄,隧道區(qū)內無區(qū)域深大活動斷裂,無新構造運動跡象,地殼基本穩(wěn)定。根據設計資料,區(qū)內地層巖類屬侏羅系地層中的變質石英巖及石英斑巖,青山隧道穿過圍巖主要由上部薄層的第四系殘積坡積土層和下部的石英砂巖、石英斑巖組成,圍巖類別為I~IV類,隧道及洞口位置未發(fā)現(xiàn)滑坡、松散堆集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左、右線隧道出口巖性不同,左線為石英斑巖,右線為石英砂巖,其分界線在兩線之間溝谷處。左、右線各有一條構造破碎帶通過,巖體較為破碎,不穩(wěn)定。